一,學校發展概況
【綜合情況】
學校始建于1973年,原名為遼陽市衛生學校,1988年改擴建為遼寧省遼陽中醫藥學校,行政隸屬于市衛計委,辦學業務受省,市教育(廳)局領導。
學校占地4萬平,建筑面積3.4萬平,教學用房面積2.2萬平,實訓用房面積8700平,操場面積5000平,路面及綠化面積5000余平。截止到2014年底,學校固定資產約3346.7萬。學校在崗教職工143人,專兼職教師104人。專職教師中“雙師型”教師36人,正高級職稱5人,高級講師33人,講師36人,助理講師31人。其中博士1人,研究生學歷占5%,本科以上學歷占98%。學?,F有學生1534人,分為普通護理,助產,醫學檢驗技術,口腔修復工藝,中藥,中醫康復保健,醫學影像技術等7個專業。學校1995年順利通過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達標驗收,成為全國第一家達標驗收合格學校。2004年晉升為省級示范中等專業學校,2008年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。
【教學環境及特色管理】
我?,F有面積7000多平方米的現代化教學實驗樓,樓內設置了34個標準化實驗實訓室,內設全套智能化,高仿真教學實驗設備及各種模型和儀器,用于滿足學生實驗實訓的需要,有力地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水平邁上新的臺階。學校還加大了信息化建設的力度,現有教學用計算機287臺,多媒體教室50多個,課件制作室1個,電子閱覽室1個。
近年來,我校實行教學五大體系管理。即教師量化考核體系,教學檢查評價體系,學生成績考核管理體系,實驗實訓考核管理體系,教務常規管理體系。教師量化考核體系與教師績效工資掛鉤,真正成為衡量先進和落后的標尺,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積極性。教學檢查評價體系對教學質量,教學發展起到良性促進作用。學生成績考核管理體系充分反映教與學成果,更好促進教與學改革。實驗實訓考核管理對培養實用型人才起到監督,促進作用。
【創新管理體制,狠抓學生工作】
在學生管理工作中,我校不斷創新學生管理機制。一是完善制度。修訂匯編了《學生手冊》,作為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行動指南。修改完善并嚴格貫徹執行《班級管理評估條例》,《班主任管理條例》,《舍務管理條例》,《學生一日常規》等制度,規范管理班主任隊伍和學生隊伍,平時對學生實行半封閉管理,學生科注重敏感時間段對學生的常規檢查,進一步推進學生管理工作的規范化;二是規范學籍管理和助學金發放;三是試行專職班主任制度;四是提高學生聽課出勤率;五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素質教育;六是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。
【多渠道多方法,做好招生和實習就業工作】
我校招生首先立足城鄉各中學開展宣傳工作。在春,秋兩季的招生宣傳工作中先后多次到中學去宣傳。其次是每年3月份,8月份兩次到我市城鄉各級醫院診所,藥店進行發放招生簡章宣傳工作。同時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進行宣傳,播放招生廣告,高度重視高考,中考時考點的宣傳工作。今年又開展了掌握考生信息,進行一對一的,面對面的招生宣傳,這種方式針對性強,有實效性。今年招生400余人,創近年來的新高。
在實習就業工作方面,主動與市內外各醫療單位接觸,掌握用人單位第一手材料,切實做好實習工作安排。通過舉辦每年的畢業生就業洽談會,真正為學生提供就業平臺。近年來,我校畢業生的就業率達98%。
【特色辦學】
2011年,經國家教育部及省教育廳,省衛生廳批準,我校與遼寧醫藥技術學院聯辦護理“3+2”模式高職??瓢?,這一高等教育專業的開設,不僅拓寬了辦學渠道,而且提升了學校的辦學檔次。
學校還積極與中國醫科大學,大連醫科大學,沈陽醫學院,遼寧中醫藥大學等高等醫學院校開展聯合辦學,開設了成人臨床醫學,口腔,醫學檢驗,中醫醫療,高等護理,針灸推拿等專業的專,本科業余教育。培訓部門積極開展各種培訓工作。目前,學校已經形成了普通教育與成人教育,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,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相結合的多層次,立體化教育格局。
【實訓基地建設】
實訓基地是職業學校學生實踐訓練的重要載體,是職業教育區別于普通教育的重要特征,是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點。要努力建設高水平的護理實訓基地,努力增加設備總量,配套程度,購置先進的模型,儀器和設備,充分滿足教學需要。要加強實訓基地的管理,要管理科學,運行高效,集教學,培訓,訓練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高水平的示范性實訓基地。堅持把人才培養作為實訓基地首要任務,建立科學完善的實訓教學制度,充分保證實訓教學要求,切實提高實訓教學質量。
【校園信息化】
加快校園信息化建設,要緊跟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,構建信息化校園,從而提高管理效率,強化教學質量,促進教學科研,提升服務水平。要以高性能校園網為基礎,實現教務管理,學生管理,招生信息管理,教學資源管理,科研管理,后勤與服務管理等的全面整合,以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公平,提高教育質量,創新教育模式,努力形成“互聯網+職業教育”的結構體系。開展教育信息技術的師資培訓工作,使全體教師掌握現代教育信息技術,積極建設遠程教育平臺。
二,今后發展方向
1,學校將緊緊圍繞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(2010-2022)》抓住機遇,加快自身發展,把中職教育做強做大。
學校將持續擴大辦學規模,加緊積累辦學經驗,增加實驗儀器設備投資。牢記中職院校是培養“實踐技能型人才”的辦學宗旨,充分發揮教育學制短,直接進入工作崗位,極大緩解貧困家庭教育經費等優勢,加速提高出口門檻,給家長,社會滿意的答復和承諾,因為我們深知良好的社會評價是學校持續發展的源動力。
2,加強教師隊伍建設,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。
學校將加強“雙師型”教師隊伍建設,支持廣大教師進修與培訓工作,鼓勵廣大青年教師進行科研項目研發。只有上得了教育講臺,又上得了學術講壇的教師才能真正培養出高標準人才,提高學校的出口門檻。學校將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,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,人事分配制度要真正體現多勞多得,從而形成良性的工作競爭氛圍。
3,深化教育教學改革。
目前,國家大力發展中職教育,中職院校學生畢業后既可選擇步入工作崗位,亦可選擇高職教育,如何讓學生在畢業前取得“雙證”,達到用人單位高標準要求,如何讓學生在掌握專業技能前提下,又有較好的文化基礎課程教育,從而順利升入高職,這一切與教育教學改革密切相關。因此學校將繼續完善教育教學體系,結合學校自身特點,制定合理教育課程,通過教改,真正培養出具備優良的人文素質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學生。
4,深化內部體制改革 提升學校管理水平
完善各種管理制度,優化管理機制,形成教學內容根據用人單位需求適時調整的教學管理機制,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與發展,與職業教育辦學規律相適應的學生管理機制,有利于青年教師成長,優秀教師脫穎而出的教師管理機制和激勵機制,建立完善的后勤保障機制以及可靠的學生安全工作機制。
5,加強黨風廉政建設。
黨的十八大將“干部清正,政府清廉,政治清明”確定為反對腐敗,建設廉潔政治的奮斗目標,并用“致命傷害”“亡黨亡國”來警示腐敗問題的潛在危險,中醫藥學校領導班子將以此為戒,帶領全校職工共同營造學校廉潔環境,只有過硬的教師隊伍才能帶出過硬的學生。我校全體員工將自覺接受組織和群眾監督,抵制各種誘惑,清正廉潔,少犯錯誤,確保中醫藥學校健康,穩定發展。
點擊展開